據介紹,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貼工作是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要采取有力措施,支持省政府特殊津貼人員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人才培養、決策咨詢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要關心省政府特殊津貼人員的工作和生活,支持他們的事業發展,組織他們深入基層一線和中小企業開展服務活動,充分發揮他們在服務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等方面的作用。
雷冬竹,二級主任醫師,現任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是全國道德模范、全國人大代表。其長期致力于研究產前診斷和醫學遺傳學,為了真實地掌握郴州地貧發病率,她先后在湘雅家輝國家重點遺傳實驗室和北京協和醫院進修產前診斷、遺傳病咨詢。2013年4月在市衛計委的支持下,她主持建立了湖南省地市級醫院首家地貧基因診斷實驗室,開展地貧篩查及基因診斷,科學嚴謹地全面了解郴州地貧攜帶率、發病率。自2013年4月起,目前已完成血紅蛋白電泳篩查25246例,地貧基因檢測6683例,確診地貧基因陽性3010例,粗略統計攜帶率約為11.92%。通過對郴州地貧攜帶率情況的深入調研,她連續兩年向全國人大提出了“關于將湖南納入國家地貧防控省”以及“關于將郴州全市納入國家地貧防控重點市”的建議。建議得到了國家、省、市政府的采納。2015年國家衛計委將郴州市的宜章縣、汝城縣兩縣,以及永州市的新田縣、江華縣納入國家地貧防控試點項目縣,免費為育齡夫婦進行地貧基因篩查以及產前診斷。
自2013年至去年底,她帶領市產前診斷中心為8222名育齡夫婦行地貧基因診斷,確診了夫婦同型地貧基因攜帶者251對,為178對夫婦的胎兒行了產前診斷,確診重型地貧胎兒63例,均已知情選擇醫學干預。在政府主導下,郴州市地貧防控工作初見成效,為進一步加強地貧防控工作,推廣宜章、汝城兩縣防控的成功經驗,讓郴州市更多群眾受益,還準備再次向全國人大建議“關于將郴州全市納入國家地貧防控項目市的建議”。
通訊員:劉振
編輯:王卉
審核: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