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動急救知識普及,增進中小學生的急救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2019年5月17日,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急救工作人員走進郴州市第九完小班級,開展“急救技能科普進校園”主題活動,為九完小師生提前獻上一份六.一兒童節的禮物。
大量實踐證明,心跳驟停一旦發生,如得不到及時搶救復蘇,超過黃金4-6分鐘后會造成患者腦和其他重要器官組織的不可逆損害,只有通過積極的現場急救心肺復蘇,可使30%左右心臟驟停的病人恢復自主呼吸和心跳。然而普遍大眾的心肺復蘇理念和技能較為匱乏,“不會救”和“不敢救”成為普遍現象。
本次急救科普活動主要圍繞心肺復蘇術、溺水急救和海姆力克急救法三大內容,讓同學們了解基本急救常識,掌握基本急救技能,在危機時刻實現自救互救,減少意外的發生。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兼120急救中心主任周建副主任醫師、急診科袁杰敏主治醫師結合PPT為學生們圖文并茂講解遇到溺水如何自救互救及預防溺水措施、心跳驟停的識別及胸外心臟按壓部位、幅度、頻率和正確開放氣道有效人工通氣做了重點講解、異物卡喉如何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急救等知識。副主任護師許薇、黃麗芝,主管護師劉小易和護師宋劍兵、朱晚娟,急救科普志愿者談萬鵬等在現場為學生們進行標準心肺復蘇術、口對口人工呼吸實踐操作演示,手把手地傳授急救的技能與技巧,還鼓勵學生在人體模型上進行演習操作,對一些錯誤的細節進行指導和糾正,接受學生對急救知識的咨詢。通過本次活動,希望能進一步提高學生們在突發事件中懂得如何應急救助并善于伸出援手,幫助自己和他人脫離生命危險,爭取到寶貴的搶救時間,讓生命延續。
此次急救科普走進九完小活動內容豐富,將知識講解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加上同學們現場演練,活動效果良好。“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當一些突發事故來臨后,一點急救知識可能會挽救生命。活動過后,同學們都說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急救知識,紛紛表示在自己的節日里都要成為急救知識的小小傳播者!(通訊員:彭春麗)
編輯:王卉
審核: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