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4月15日,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肝膽外科對一例危重復雜肝膽管結石病患者成功實施了經皮肝膽道鏡碎石取石術(PTCS)。該項技術的成功開展在湘南地區尚屬首例,標志著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肝膽管結石病的治療技術跨入湖南省先進行列。
? ? ? ?患者女性,47歲?,因反復上腹部脹痛20年再發加重2月于今年4月入院。患者曾于1997年因膽道結石及2011年肝內外膽管結石在宜章縣某醫院行兩次開腹手術治療,開腹術后恢復較慢。出院后,仍間斷出現右上腹疼痛,時常伴有寒戰、高熱、腹脹、惡心等癥狀,在多家醫院治療,卻不見好轉。
? ? ? ?患者的痛苦可想而知。
? ? ? ?此次入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后行上腹部CT提示患者左肝及右肝均有大量結石,膽總管結石,如采用傳統手術方式則需行開腹膽總管切開取石及左肝部分切除,手術創傷極大,且右肝部分結石仍難以取出。另患者因近期反復腹痛食欲差,一般情況及營養欠佳,患者已經歷兩次手術,第三次開腹手術面臨腹腔臟器粘連結構紊亂等困難,手術難度及風險均較大。
面對這場生死抉擇,有沒有一種兩全其美的辦法?
? ? ?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肝膽外科主任吳新軍主任醫師及曹峻榮副主任醫師曾向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學習過經皮肝膽道鏡碎石取石術(PTCS),建議借助泌尿外科的輸尿管鏡及碎石設備,在介入、超聲、放射等相關科室配合下,可以使用該技術。
? ? ? 吳新軍立即向醫院領導匯報,醫務科協調組織手術室、彩超室等相關科室進行會商,對治療方案的設計進行充分論證,對現有設備進行調試,并制定了應急預案,經與家屬反復溝通協商,決定邀請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王平教授指導手術。
? ? ? ?故擬采用經皮肝穿刺一期膽道造瘺取石術,經彩超室醫生反復觀察患者肝內結石情況認為該手術可行,于4月15日在廣州醫科大學附一醫院王平教授指導下順利完成該手術,該手術只放置一根如筷子大小的膽道引流管,腹部無其他傷口,患者術后第一天即可下床活動和進食,恢復順利。
? ? ? ?據吳新軍主任醫師介紹,肝膽管結石病是指發生在肝內膽管、肝總管、膽總管內的結石,是中老年人常見病和多發病,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和兒童發病也較為常見。由于病因復雜,多合并膽管狹窄,術后復發率高,反復的開腹手術創傷性大,并發癥多,且每次手術都會增加再一次手術的難度,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痛苦。湘南地區是肝膽管結石病的高發地區,很多患者沒有得到系統的治療,因為無法再次手術而失去治療機會。
? ? ?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肝膽外科掌握的PTCS技術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微創新技術。該技術借鑒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將經皮肝穿刺膽管引流和經皮肝膽道鏡相結合并加以改良而成,通過皮膚和肝臟穿刺進入肝內膽管,經過多次擴張達到預定粗細,置入一個塑料支撐鞘管,猶如在肝內膽管和外界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輸尿管鏡或膽道鏡可以通過這個“橋梁”反復多次出入肝內膽道,通過顯示屏可以直接看到肝內結石和病變的膽管,較小的結石用取石鉗或取石網籃直接取出,較大的結石利用氣壓彈道碎石機等設備將其擊碎,隨水流經支撐鞘管或膽腸吻合口排出,整個手術過程在超聲引導和C型臂造影透視下進行,安全可靠。
? ? ? ?整個手術僅留下約0.5cm的皮膚切口,損傷小,出血少,易愈合,痛苦輕,避免了開腹手術引起的腸粘連,腸梗阻,也避免了胰腺炎和膽道感染,可反復多次取石,結石取凈率高,術后6小時即可恢復流質飲食,無須長時間禁食,病情穩定后即可出院。具有創傷小、康復快、并發癥少、易重復、效果顯著等優點,易為患者所接受。特別適用于手術后復發的肝內外膽管結石,再次手術困難或拒絕開腹手術以及全身情況差難以耐受開腹手術的患者。
? ? ? ?該技術需要多科室協作,操作復雜,技術含量高,全國僅有幾個大型醫療中心開展了此項技術。
? ? ? ?

? ?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成功開展PTCS,標志著肝膽外科在肝膽管結石病領域建立起以介入微創手術、膽道鏡取石、PTCS為一體的綜合治療體系,是該院多學科技術協作制度優勢的進一步體現,將為廣大肝膽管結石病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療選擇。”吳新軍說。
(劉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