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一人住院,全家忙活,全家人都得日夜顛倒,輪流照顧……現在有了專業的醫療護理員24小時輪班守護,我們可以安心上班,有時間就來醫院看望,真的輕松多了!”肝膽外科患者家屬劉先生的一席話,道出了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市一醫院”)推行“免陪照護病房”服務帶來的真切改變。
面對老齡化加速與醫療需求多元化的時代課題,特別是家人因工作繁忙難以全程陪護的現實困境,市一醫院以一項“微改革”率先破題——精心打造了一支由127名持證上崗的專業醫療護理員組成的服務隊伍,供患者及家屬按需自由選擇。這支隊伍脫胎于昔日松散無序的“私陪”群體,如今構建起覆蓋護理輔助、生活照護、陪送陪檢、心理支持的全周期服務體系。患者滿意度躍升至97.8%,不僅緩解了萬千家庭的陪護重壓,更重塑了住院護理的專業標準與溫度體驗。
制度筑基:規范守護,劃清紅線
如何確保“免陪照護”不是“無人管”,而是“更專業”?市一醫院從制度源頭嚴把質量關。
嚴選準入:2023年7月,醫院在全市率先開展醫療護理員服務,精選3家優質護理員公司入駐,從源頭上保障服務供給質量。
精細管理:建立“醫院-公司-科室”三級管理網絡,確保責任層層落實。2024年,依據國家最新《醫療護理員國家職業標準》,全面修訂12項管理制度,清晰界定服務范圍,并劃出12項嚴格禁止操作紅線(如輸液調節、傷口處理等),同步制定服務質量標準及違約處罰細則。
智慧賦能:自主研發“暖陪之家”小程序,實現護理員資質審核、合同備案、標準學習、在線考核、不良事件上報全流程線上管理,管理效率與透明度大幅提升。
監督閉環:創新推行“雙滿意度”監測機制(患者評價+科室評價),將護理質量直接掛鉤專干績效考核。“掃碼評價、24小時響應”成為服務標配。
專業賦能:技能提升,精準匹配
專業是安心的基石。醫院著力構建醫療護理員專業成長體系,2024年累計開展257場聚焦臨床需求的專科特色培訓。課程涵蓋法律規范、職業防護及專科操作等模塊,推動護理員從經驗型向專業型轉型。目前,全院127名醫療護理員均已完滿通過150個學時的系統培訓與嚴格考核。
服務模式持續創新。醫院首創“五級陪護套餐”分級體系,根據患者自理能力差異和家屬多元化需求,動態匹配30-200元/日的差異化服務。套餐涵蓋協助進食、清潔護理、肢體活動等19項標準化生活照料項目,真正實現“按需供給、梯次收費”的精準照護。針對母嬰群體,貼心設計順產/剖宮產專項護理、導樂分娩陪伴等特色服務,將細致入微的人文關懷融入專業技術操作。
“原來自己做私陪,全憑經驗。現在通過培訓,對每個注意事項都更清楚了。護士們也把我們當做團隊一員,我更喜歡這份工作了!”護理員小劉的感言,折射出專業化帶來的職業價值提升。
溫情服務:五心守護,家的溫度
“免陪照護”的核心,是提供比家屬更專業、比護工更溫暖的守護。醫療護理員團隊以“愛心、耐心、細心、貼心、匠心”的“五心服務”為核心理念,將人文關懷滲透至翻身拍背、陪伴交流的每一個細節。
他們24小時輪值在崗,一呼即應,包攬了日常照護中諸多專業且耗神的細活,讓家屬得以從“日夜顛倒”的疲憊中解脫,安心于工作與生活,形成“專業護理+親情關愛”的最佳合力。
神經內科患者家屬分享了一個暖心細節:“醫療護理員與父親交流時感知其反應緩慢,發音不清,立即報告了護士,這種專業警覺讓我們慶幸!”
神經康復科患者家屬張先生也稱贊:“父親住院期間,護理員會按時給他翻身,還會用專業手法進行按摩,比我們子女照顧得更周到。”
產科新手媽媽陳女士則對專項服務印象深刻:“剖宮產后護理員24小時指導母乳喂養,出院時還贈送了《新生兒護理手冊》,這種服務真的太周到。”
小改革撬動大民生,暖服務托舉新希望。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以“免陪照護病房”為支點,不僅有效紓解了萬千家庭的“陪護之困”,更用規范化、專業化、人性化的服務,引領著醫療護理服務向更高質量、更有溫度的方向邁進。讓患者在專業、安心、溫暖的照護中加速康復,讓家屬從身心俱疲中解脫——這“一升一降”之間,彰顯的是市一醫院始終如一的初心: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用有溫度的創新托起生命之重。(鄺昱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