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中午1時,在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市一醫院”)中心醫院磁共振檢查區,只見電子顯示屏上滾動顯示著排隊序號和相應患者名字,4臺磁共振設備正在正常開展檢查。 
“之前我還擔心今天會做不完檢查,要在郴州待上一晚。這下好了,他們中午也不休息,正常上班,我算了一下時間,能趕上今天回家的班車。”坐在等待區的患者紛紛感慨,如今,看病也沒有那么難了。
近期,市委第二巡察組對市一醫院開展巡察,提出醫院存在包括就診與檢查等候時間長等在內的10個問題。針對發現的問題,市一醫院堅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實行“臺賬式管理”和“銷號制落實”,把落實整改作為改進作風、推動工作、加快發展的具體行動。
自10月8日起,彩超檢查在原有兩個中班和晚班的基礎上增加一個中午的檢查班次,以緩解上午高峰期候檢人員較多及確保上午空腹預約患者完成檢查,晚班醫生則根據預約患者情況推遲下班時間,實現預約患者檢查“日清”。
影像檢查方面,一是將每日早上上班時間提前至7時30分,二是增加“午間”和“晚間”檢查診室,4臺磁共振、3臺ct設備中午全開放,通過增加中午班與晚班達到ct、dr、普通磁共振預約檢查24小時內完成率實現100%,增強磁共振檢查48小時內完成率實現100%。危急值報告30分鐘內需要口頭報告至臨床,急診正式報告2小時內出具,普通檢查報告4小時內出具(需三維成像后處理及會診的報告除外)。
胃腸鏡檢查方面,則增設一個腸鏡檢查診室,每周六上午增加1個腸鏡檢查班次,確保每月可增加完成300人次的檢查量。包括檢驗、精準、核醫學等在內的標本檢查,也是自10月8日起,將第一批標本收集時間由原來的上午8時提前至7時30分,以進一步加快報告出具時間。
“針對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醫院將加強自查自糾,舉一反三整改落實,并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形成發現問題、跟蹤督促、整改處理、完善機制的工作閉環,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健康服務。”市一醫院黨委書記劉向儒表示。(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