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那你知道有五臟六腑反著長的人嗎?答案是“有的”。醫學上,他們被稱之為“鏡面人”。
近日,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腫瘤微創介入診療中心為一名罕見的“鏡面人”順利實施tace術(肝動脈化療栓塞術),術后患者恢復良好,已順利出院。
市民徐女士1年前因肝內膽管惡性腫瘤行半肝切除術+膽囊切除術,現因復發肝內占位來到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腫瘤微創介入診療中心就診。
腫瘤微創介入團隊仔細查看徐女士的檢查影像時驚訝地發現她內臟器官與正常人左右相反,即“鏡面人”,而且不光臟器組織位置是反的,連血管走行都是反的,術中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嚴重的臟器損傷。腫瘤微創介入團隊決定迎難而上,反向精準“拆彈”。
為“鏡面人”做手術,不亞于做“腦筋急轉彎”, 腫瘤微創介入團隊在術前針對病例,仔細研判、反復論證,對患者的肝臟、腫瘤血管位置進行精確定位,制定了詳細的手術方案以及應急預案。
常規手術中,醫生的操作習慣和技巧,以及手術器材等都是按正常人內臟方向設計的,在對“鏡面人”手術操作的過程中,本質上與正常解剖位置下的手術操作無異,但鏡面的解剖解構和變異,會顛覆醫生的常規認知。
術者固有的思維定式、視覺定位、操作習慣等均需“反其道而行”,這就需要手術醫師對影像學、解剖學知識的扎實掌握,以及高超的介入技術、豐富的介入操作經驗。
在手術過程中,本著鏡像反位,腫瘤微創介入團隊通過“鏡像”思維調整手術習慣,注意力高度集中,使用超滑導絲引導行腹腔干、脾動脈、肝固有動脈,間接門靜脈造影顯示:鏡面內臟,肝臟位于腹腔左側。
腹腔干發出脾動脈及肝總動脈,間接門靜脈顯示通暢。肝左葉見結節狀邊緣濃染影,染色時間延長,主要由肝左葉動脈分支供血。另肝包膜下小結節染色影,主要由肝左內葉動脈供血,結合臨床符合肝膽管惡性腫瘤術后復發。
使用微導管、微導絲配合超選擇進入肝右動脈造影確認,靈活操作,確保肝臟腫瘤血管栓塞精準無誤。
腫瘤微創介入團隊為患者實施tace術(肝動脈化療栓塞術)
健康科普
鏡面人的正式醫學稱謂是完全性內臟反位,是一種極其罕見的人體結構變異,其心、肺、肝、脾、胃、腸等器官的位置呈180度反位,是臨床上少見的先天畸形,造成這種器官換位的主要原因是父母體內基因的一個位點出現突變,且只有兩人的變異基因同時遺傳給孩子,孩子才會是“鏡像人”,平均出現率為百萬分之一。
“鏡面人”雖然內臟全部錯位,但只是位置發生變化,相互間的關系并未改變,因此生理功能與正常人一樣,對健康與生活都沒有太大影響,未發現有遺傳現象。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鏡面人”合并其他臟器結構異常或基因疾病,則可能伴有相應癥狀。
因此,“鏡面人”一旦出現身體不適,應引起警惕及時就醫,并告知醫務人員自身特殊情況,以免造成漏診、誤診。溫馨提示:常規的醫學檢查如超聲、ct檢查都能判斷是否為“鏡面人”,呼吁大家及時了解自身健康,預防疾病的發生。(雷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