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上午9點,國內首臺血氣標本自動混勻儀在我院檢驗醫學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該產品是我院一項實用新型專利轉化、受讓方生產并投入臨床使用。這是我院科技成果轉化的一個典型案例。
臨床檢驗血氣分析項目采血注射器前端腔中有肝素,肝素的ph為6.56,如果尚未和血液完全混勻,因受肝素的ph值影響可使檢測的結果偏酸,另外,血紅蛋白也可因血液分層的不同而波動。為了減免因混合不充分而影響血氣分析的結果,一般上機前都需要將注射器里的血液顛倒混勻多次,再在掌心搓動多次混勻。但是手搓存在混勻手法、力度和時間不一致等不足,血氣標本帶針頭的運送和混勻也容易導致醫護人員職業暴露的風險。這次轉化的血氣標本自動混勻儀可實現標本混勻自動化、規范化和同質化,提高實驗室血氣分析檢測質量和自動化水平。
據該項專利發明人滕文友介紹,該儀器的誕生初衷是為解決臨床工作中手搓血氣標本的困惑,2017年申報并獲批國家實用新型專利,為爭取轉化資金,2020年申報郴州市科技局項目并獲資助。同年成功研制出第一臺樣機,2020年攜帶樣機參加湖南省第二屆醫學科技創新創業大賽獲三等獎。直到2023年初,呼吸系統病患和重癥患者增多,血氣標本陡增,每天有200-300個血氣標本,全憑工作人員手動混勻,便決心把血氣標本自動混勻儀轉化為產品,服務廣大檢驗工作人員,解放雙手。經過一年的努力,產品順利分類界定為一類醫療器械,并拿到郴州市2024年第一張一類醫療器械備案證和第一張一類醫療器械生產備案證,簽訂轉化協議。(張林 滕文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