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醫療保障局成立以來,積極推動形成全國自上而下醫保信息數據交換的“通用語言”, 發布了15項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業務編碼標準,實現全國醫保信息互通互聯、數據互認,建立了編碼標準數據庫和動態維護平臺。這15項醫保信息編碼是指醫保疾病診斷及手術操作分類與代碼、醫療服務項目分類與代碼、醫保藥品分類與代碼、醫保醫用耗材分類與代碼、定點醫療機構代碼、醫保醫師代碼、醫保護士代碼、定點零售藥店代碼、醫保藥師代碼、醫保系統單位分類與代碼、醫保系統工作人員代碼、醫保門診慢特病病種、醫保按病種結算病種、醫保日間手術病種及醫保結算清單。
根據《湖南省醫療保障局關于全面推進15項醫保信息編碼標準貫標落地實施方案的通知》(湘醫保函〔2020〕122號)、《郴州市醫療保障局關于印發<郴州市落實15項國家醫保信息業務編碼貫標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郴醫保發〔2021〕4號)文件精神,我市已于今年2月啟動了15項醫保信息編碼標準貫標落地工作,3月底試點完成后,貫標工作將全面推廣實施。為做好該工作,我院醫院特安排相關人員到市醫療保障事務中心跟班學習一周。
我院工作人員在市醫療保障事務中心跟班學習
當前,網絡、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術飛速發展。醫保信息系統的專用信息若執行統一業務編碼,可避免因編碼沖突而導致系統集成困難,有利于系統間的互聯互通和數據分析挖掘,能大大提高醫療保險信息系統的智能化水平,為下一步的drg付費奠定基礎。
(歐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