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溺水事件進入高發期。為了讓師生們了解溺水的自救、急救知識,掌握自救、急救技能,提升教職工對意外傷害的應急處理能力。連日來,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組織多個醫學專家團隊赴市城區各學校和社區,開展防溺水、心肺復蘇等技能培訓和科普講座。
8月19日,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北院(兒童醫院)專家團隊來到郴州市六中開展“青春護航”防溺水安全教育。醫院兒科急救專家系統地講解了淹溺急救知識的重要性,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游泳的注意事項、如何避免溺水、落水后如何自救和溺水搶救方法、步驟,心肺復蘇的流程、步驟及操作要點等內容做了重點講述,并普及了“第一目擊者”“黃金五分鐘”等應急救護新概念。
“醫院兒科急救專家給孩子們詳細講解了自救的踩水法和水母法,并告誡同學不要獨自下水救人,重點強調預防溺水的‘六不準’,還教給現場的老師和同學們正確的施救方法和心肺復蘇,讓同學和老師們不僅學習了心肺復蘇的操作,還增強了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希望通過這次講座同學們每個人都是小小宣講員,把安全知識告訴身邊更多的人。”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北院(兒童醫院)門急危重支部書記朱艷槐說。
8月中旬以來,醫院院前急救中心也深入西街社區、蘇園路社區等城區多個社區開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動。院前急救中心邱麗霞醫生從游泳的注意事項、如何預防溺水、以及如何正確施救等幾個方面,采用實景演練加圖文演示課件相結合的方式,生動有趣地為在場的“學員”講解了防溺水的安全相關知識。同時,邱麗霞在現場使用練習模型進行心肺復蘇急救術的演示,并詳細講解操作方法、注意事項等,其還手把手地教“學員”練習急救技術,讓大家親身體驗心肺復蘇術的實際操作。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雷冬竹表示,溺水是導致青少年兒童非正常死亡的主要殺手,暑期是溺亡事故的高發期,青少年特別是留守青少年又是高發人群,為保障廣大青少年平安健康成長,有效杜絕安全隱患,作為郴州市最大的三甲醫院,醫院長期以來以服務社會為己任,大力普及與推廣心肺復蘇、防溺水、防觸電等急救知識與技能,為郴州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保駕護航。(劉振)
編輯:王卉
審核: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