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7月1日手術結束后,探訪郴州市蘇仙區龍船頭社區97歲老太太李某的親屬就絡繹不絕,大家都驚嘆這么大歲數能順利手術,并能馬上下地行走。
據介紹,李奶奶今年97歲,其每天保持著豁達樂觀的年輕心態,平時喜歡去公園散步,經常在公園一待就是一上午。6月28日,她突然感覺腰部劇烈疼痛,并且疼痛的程度逐步加重,疼痛的時候躺在床上一動不敢動。
由于年紀大了,本想吃點藥,臥床休息一段時間就慢慢能好。“我又沒有摔跤,這腰怎么就痛得我起不來了嘞”,李奶奶說。情急之下,家人帶著李奶奶來到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脊柱外科。
入院后,經過脊柱外科副主任童杰診斷李奶奶為腰椎骨質疏松癥伴有病理性骨折。
保守治療又無濟于事,97歲老人能經受得住手術嗎?一道道難題擺在了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脊柱外科主任房佐忠、童杰面前,經過認真分析病情,充分評估手術風險,精心制定手術方案。“患者年事高,且患有糖尿病,心臟功能也不太好,開放手術和麻醉存在很高的風險。為最大限度降低風險率,脊柱外科和手術麻醉科專家們進行了聯合會診,最后大家一致認為進行微創手術治療是最佳方案。”童杰說。于是房佐忠和童杰同患者家屬進行充分溝通后,達成一致意見,決定為老人在局部麻醉下進行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
當天,手術由童杰主刀,醫院麻醉科安排麻醉師密切監測李奶奶的生命體征,在多名醫護人員密切配合下,手術經歷30分鐘順利完成,術中出血僅2毫升,李奶奶安全返回病房,腰背部疼痛的癥狀完全緩解。
“腰不痛了”,手術結束后李奶奶激動地說。
“微創手術方式可以將其對身體的傷害降到最低,局麻下成功進行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讓李奶奶擺脫了‘最后一次骨折’魔咒。”童杰說。
童杰解釋,老年人大多數都有骨質疏松的問題,一旦發生骨折,按照傳統的治療手段,輕度的骨折需要臥床3個月或更久,嚴重的需要開刀進行大手術治療。這對于許多病人,尤其對于年齡很大的老年患者來說,都是難以耐受的。而長期臥床,會讓褥瘡、泌尿感染、肌肉萎縮、多器官衰竭等多種并發癥找上身,所以老人生病最忌長期臥床。
童杰介紹,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是一種真正微創的手術,適合患有椎體壓縮性骨折、椎體血管瘤、骨髓瘤、椎體原發及轉移性惡性腫瘤等疾病的患者,疼痛的緩解率達90%以上。同時還避免大手術帶來的創傷,大大減少了患者的臥床時間,也為患者減輕了經濟負擔。為高齡老人行外科手術,既往被認為是挑戰醫學“禁區”之舉,此次老人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順利沖過了“禁區”。  “醫學水平的進步和醫療器械的發展為千千萬萬像李奶奶一樣熱愛生活的高齡患者提供了減輕病痛、提高生活質量和安享晚年的機會。相信未來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會有更多這樣的超高齡老人得到救治,而微創脊柱手術也將持續創新,造福更多患者”,童杰說。(劉振)
編輯:王卉
審核: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