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接到妹妹電話,以為母親心跳都停了,搶救希望非常渺小,現在見到蘇醒后的母親,恍如隔世再見,這揪心的一晝夜,衷心感謝你們科的醫務人員對我母親積極搶救,使我母親起死回生,我們全家都非常感動!謝謝,謝謝你們!”朱女士的兒子激動不已。近日,河南籍70歲的朱女士和女兒一起,坐火車從駐馬店前往深圳,可途經郴州站時,在火車上突發意外,而這個意外情況可讓她在鬼門關前走了一趟。
女兒回憶,母親當時上廁所說自己有點頭暈,胸悶氣促。女兒立即向列車乘務員求助,趕緊撥打了“120”后,母女倆就近從郴州火車站下車,被緊急送往了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中心醫院急診科。入急診科后,患者極度煩躁,經醫生檢查初步考慮為急性肺栓塞,所以需要送到急診搶救室進行搶救。可就在醫護人員將朱女士從急診科轉往重癥監護室途中,患者突發心跳呼吸驟停,情況十分危急。途中,醫護人員緊急采取心肺復蘇,立即予以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同時予以持續胸外按壓。
經過醫護人員的奮力搶救,9分鐘后,患者心跳恢復,但是沒有呼吸。為了在第一時間準確無誤的實施搶救,進一步明確診斷,急診科主任徐自強親自帶領醫護人員為患者全程球囊輔助呼吸,幫助患者完成急診CTA檢查,直到檢查結果證實為肺栓塞。確診后,醫護人員立即為朱女士制定了急性溶栓方案。經過醫護人員繼續搶救治療及嚴密觀察,第二天患者蘇醒后見到了從深圳趕來的兒子。其兒子看到母親轉危為安后,激動不已,握住徐主任的手泣不成聲,于是有了先前的一幕。
經過幾天的治療,70歲的朱女士精神狀態良好,身體基本恢復了健康,正準備辦理出院手續。
朱女士心臟驟停搶救過程中
心臟驟停:黃金4分鐘 現場急救是關鍵
心臟驟停,如果搶救不及時的話,患者的死亡率非常高。而春冬季節,天氣寒冷,心臟驟停的發生幾率比較高。醫學上有心臟驟停搶救黃金4分鐘的說法,那么身邊如果有人突發心臟驟停,怎么做才能與死神搶時間呢?
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徐自強介紹,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呼吸衰竭等都可能誘發心臟驟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久坐不動,例如長時間坐火車、長時間打麻將等,上下肢深靜脈容易形成血栓,可能引發肺動脈栓塞。大塊栓塞脫落,也可能誘發心臟驟停。發現病人呼吸心臟驟停,應立即實施心肺復蘇。首先解開患者的上衣,將胸口充分暴露準備急性胸外按壓。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劉翼介紹,按壓部位一般是在胸部以下1/3處,手掌根部和體表相接處,手指上翹靠手掌根部用力,不能整個手掌壓下去以免壓斷肋骨。肩部要和患者身體呈垂直狀態,按壓深度成人一般為4-5厘米。成人按壓頻率為每分鐘至少100次,快速按壓30次以后,清除患者口腔異物(假牙等),立即實施口對口人工呼吸2次,再重復進行胸外按壓。
30次胸外按壓,2次人工呼吸,重復5個回合之后,觀察患者是否恢復心跳呼吸。如果患者心跳一直沒有恢復的話,要不間斷地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持續30分鐘以上。心肺復蘇十分耗費體力,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多人輪流操作。在醫護人員趕到之前,切勿輕言放棄。